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(以下简称川大附小)创办于1908年,前身为四川通省师范学堂附设高等小学堂。四川大学海纳百川的精神气质,附小教育百年积淀的文化品质,生活教育思想选择的个性特质,铸就了附小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和独特文化。
111年来,川大附小人不断丰富、优化、沉淀附小教育文化的精神气质、文化品质和个性特质,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。特别是近二十年来,川大附小始终致力于儿童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实践研究,秉持“以大学文化孕育小学教育精神,以大师思想生长小学教育个性,以校本研究建构儿童个性化发展”的探索实践路径,进一步系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和社会影响。
在落实教育公平发展中,2003年,川大附小教育集团依托川大附小开始了集团化办学的征程,2009年被评为成都市首批名校集团。经过15年的集团化发展,川大附小教育集团逐渐形成“一源三核四体多联”的集团化发展新格局。即以“川大附小+”为附小教育文化与社会形态教育共同体的本源,以川大附小、川大附小东山学校、新津一小清水河分校三所学校为三核,以川大附小分校、川大附小清水河分校,川大附小江安河分校、川大附小南区学校(2019年3月筹办)等四所学校为四体,以集团七所学校辐射联动的其他学校为多联,服务影响学生近两万人。
川大附小教育集团基于集团化办学的成果,进一步探索“同向、同行、高质、个性”的集团高品质发展新机制,在“发展与品质并重、内涵与形象共生”的实践探索中,坚持“以文化成就品质、以现代化领导创新、以规范化优化治理”为突破路径,努力办好高位均衡而有品质的川大附小集团教育。